艾乐替尼诱发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吗,如何处理?
随着艾乐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其心脏毒性逐渐显现,包括新发窦性心动过缓(SB)。然而,艾乐替尼诱发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时间、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仍然未知。
从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93例接受艾乐替尼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被纳入该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艾乐替尼给药前后记录了心率(HR)。通过查阅电子病历和随访,记录患者用药期间的心率变化。探讨了与艾乐替尼诱导的SB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
根据60次/分钟(bpm)的HR截止值,47名患者(50.54%)经历了至少一次记录到的心动过缓。艾乐替尼给药前总参与者的平均HR为78.32(标准差[SD],9.48),给药后为64.88(SD,12.21)。所有患者的HR(范围)中值最大变化为11(-55,+4)bpm。对于心动过缓亚组,大多数患者(76.60%)的HR徘徊在50-60bpm左右,61.70%的SB发生在艾乐替尼给药后3个月内。多变量分析表明,基线HR(优势比[OR]0.86,95%置信区间[CI]0.79-0.93,p<0.001)和高血压病史(OR13.71,95%CI2.49-76.38,p=0.003)是独立的与艾乐替尼相关的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
艾乐替尼诱发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出现较早,减量或停药可逆。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海得康医学顾问咨询电话:400-001-9769,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具体处理办法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处理。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