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可替尼乳膏启动前后特应性皮炎治疗模式的转变,仿制药最新消息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高度瘙痒、易复发、炎症性的皮肤病,许多患者经历着疾病控制不足的痛苦。2021年9月,卢可替尼(ruxolitinib)乳膏在美国获批用于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详细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在启动卢可替尼乳膏治疗前后的治疗模式变化。
研究纳入了成人和青少年(年龄≥12岁)特应性皮炎患者,共计1581例。这些患者均使用了卢可替尼乳膏超过6个月,并进行了定期的随访。此外,我们还对具有更先进特应性皮炎治疗病史的患者(即曾接受过全身治疗、光疗或超高效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这部分患者共计749例。
在随访期间,我们观察到了显著的治疗模式变化。首先,有43.8%的患者在启动卢可替尼乳膏治疗后,未再接受任何其他特应性皮炎治疗。这表明卢可替尼乳膏可能具有较强的疗效,能够满足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
与基线期相比,随访期间接受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下降。具体来说,从基线期的52.3%降至随访期的30.4%。这一变化在具有更先进治疗病史的子集中更为明显,从48.7%降至28.6%。这表明卢可替尼乳膏可能能够替代或减少局部皮质类固醇的使用,从而降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带来的潜在风险。
同样地,接受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比例也有所降低。从基线期的13.9%降至随访期的6.6%,在具有更先进治疗病史的子集中从15.3%降至7.1%。这一变化进一步证明了卢可替尼乳膏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有效性。
此外,接受局部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比例也有所减少。虽然基线期使用该药物的患者比例较低(4.4%),但在随访期仍有所下降(2.3%)。在具有更先进治疗病史的子集中,这一变化也从5.1%降至2.8%。
在口服药物方面,口服皮质类固醇的使用率也有所下降。从基线期的20.9%降至随访期的15.5%,在具有更先进治疗病史的子集中从44.1%降至20.7%。这一变化表明卢可替尼乳膏可能能够减少口服皮质类固醇的需求,从而降低其带来的全身性副作用。
最后,在基线时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17.4%的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再接受这些治疗方法。这一变化虽然相对较小,但也表明了卢可替尼乳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或减少生物制剂的使用。
这些为期6个月的随访数据提供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支持,表明启动卢可替尼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能会减少对其他局部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和生物制剂的总体需求。卢可替尼乳膏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可能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卢可替尼乳膏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