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替尼治疗ALK阳性肺癌效果如何?最新临床数据
洛拉替尼(Lorlatinib)作为一种第三代ALK/ROS1双靶点抑制剂,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疗效,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最新发布的III期CROWN研究五年随访结果,洛拉替尼在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色。研究显示,洛拉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而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仅为9.1个月。洛拉替尼组的5年PFS率达到了60%,远高于克唑替尼组的8%。这意味着,使用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60%的患者在五年后仍未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实现了长期生存。
洛拉替尼对脑转移的疗效
ALK阳性NSCLC患者中,约25-4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脑转移。洛拉替尼因其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在控制脑转移方面表现出色。研究显示,洛拉替尼组的颅内进展中位时间尚未达到,而克唑替尼组为16.4个月。洛拉替尼组的5年无颅内进展概率为92%,远高于克唑替尼组的21%。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洛拉替尼组仅有4人在治疗最初的16个月内出现脑转移,而克唑替尼组有39人出现这一情况。
洛拉替尼的安全性
虽然洛拉替尼在疗效上表现出色,但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研究显示,洛拉替尼组患者发生3/4级不良事件(AE)的比例为77%,高于克唑替尼组的57%。常见的3/4级AE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体重增加和高血压等。然而,这些不良事件大多可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得到控制,且未影响洛拉替尼的长期疗效。
洛拉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