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帕生坦Sparsentan的肝肾毒性长期监测:IgA肾病患者的剂量优化策略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9-09

  司帕生坦作为全球首个双重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DEARA),通过阻断内皮素A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显著降低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水平。Ⅲ期PROTECT试验显示,其2年治疗可使尿蛋白肌酐比(UPCR)降低40%,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率减缓1.1 mL/(min·1.73m²)/年。然而,其肝肾毒性风险要求临床建立严格的长期监测与剂量优化体系。

  一、肝毒性监测与剂量调整

  司帕生坦的肝毒性源于其对CYP3A4酶的抑制作用,导致内源性代谢产物蓄积损伤肝细胞。Ⅲ期试验中,2.5%患者出现ALT/AST升高≥3倍正常上限(ULN),1例需永久停药。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在PROTECT试验亚组分析中指出,肝毒性多发生于用药早期,但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肝损伤风险增加3.7倍。

司帕生坦(1).jpg

  基于此,国际肾脏病学会(ISN)推荐“基线-月度-季度”阶梯式监测方案:用药前检测ALT、AST及总胆红素,前12个月每月监测一次,之后每3个月监测一次。若ALT/AST升高至3-8×ULN,需暂停用药并每周复查肝功能;若持续>8×ULN或合并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则永久停药。剂量调整需结合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A级(轻度肝损伤)维持400 mg/日,B级(中度)减量至200 mg/日,C级(重度)或基线ALT/AST>3×ULN者禁用。

  二、肾毒性风险与剂量优化

  司帕生坦的肾毒性主要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相关。PROTECT试验中,其低血压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厄贝沙坦高12%,且急性肾损伤风险增加8%。美国FDA建议,eGFR<30>5.5 mmol/L的患者需将剂量从400 mg/日减至200 mg/日。

  剂量优化需结合基线蛋白尿水平。亚组分析显示,基线UPCR≥3.5 g/g的患者使用400 mg/日时,eGFR下降速率较厄贝沙坦减缓1.5 mL/(min·1.73m²)/年,而UPCR<1.5 g/g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日本肾脏病学会推荐:对于基线UPCR≥3.5 g/g且eGFR≥45 mL/(min·1.73m²)的患者,优先使用400 mg/日;对于老年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初始剂量建议200 mg/日,14天后根据耐受性逐步滴定。

结尾图片.jpg

  司帕生坦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