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SERD艾拉司群:破壁ESR1突变耐药,为晚期乳腺癌治疗带来新突破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10-28

  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的晚期乳腺癌治疗中,ESR1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问题曾是临床难题。艾拉司群(Elacestrant)作为全球首个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以独特的分子机制和显著的临床获益,重塑了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

  ESR1突变的耐药困境

  约40%的晚期ER+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后,会因ESR1基因突变(如Y537S、D538G)产生耐药性。这些突变导致雌激素受体(ER)持续激活,使肿瘤细胞对传统内分泌药物“视而不见”,导致疾病进展。既往治疗中,化疗是主要选择,但副作用大且生存获益有限。

艾拉司群.jpg

  艾拉司群的“分子粉碎机”效应

  艾拉司群通过双重机制破解耐药:

  竞争性结合:抢占ER结合位点,阻断雌激素信号传导,如同切断肿瘤细胞的“通讯线路”。

  受体降解:将ER蛋白拖入蛋白酶体进行彻底分解,从根源上消除耐药核心。

  这一机制与传统SERD(如氟维司群)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仅能阻断信号传导,无法降解突变ER,导致肿瘤易通过ER扩增或二次突变逃逸。艾拉司群对Y537S/D538G等关键突变型ER的降解力保持强劲,成为突变型肿瘤的“天敌”。

  口服便利性的革命性提升

  与传统注射型SERD(如氟维司群需每月肌肉注射)相比,艾拉司群的每日口服给药方式极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性管理的精细化策略

  艾拉司群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反应:恶心(发生率28%)、腹泻(15%),通过餐后服药和止吐药可缓解。

  血脂异常:胆固醇升高(19%)、甘油三酯升高(12%),需定期监测并联用降脂药。

  骨骼事件:关节痛(14%),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和适度运动可控制。

  育龄女性需严格避孕,中重度肝损患者需剂量减半(172.5mg/日)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艾拉司群不增加子宫或卵巢肿瘤风险,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引

  适应症选择:优先用于既往内分泌治疗失败且携带ESR1突变的晚期患者,尤其适合骨转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者。

  剂量调整:标准剂量为345mg/日,随餐服用可降低恶心反应;若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可暂停用药至症状缓解后恢复。

  伴随诊断:治疗前需通过Guardant360 CDx检测确认ESR1突变状态,避免无效用药。

  艾拉司群的问世,标志着晚期乳腺癌治疗从“被动应对耐药”向“主动破解突变”的跨越。其独特的口服便利性、持久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化疗前最后一道靶向防线”,重新定义了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标准。

结尾图片1.jpg

  据悉,艾拉司群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