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ankizumab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怎样的效果?
根据AIBD2023上公布的INSPIRE试验,与安慰剂相比,使用risankizumab(一种中和白细胞介素23p19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诱导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显着提高。
这项III期试验分析了975名患有中重度UC(适应Mayo评分为5-9分)且内窥镜分项评分为2-3(根据中央审查)的成人,他们对传统和/或先进疗法不耐受或反应不足。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在第0、4和8周接受risankizumab1,200mg静脉注射(n=650)或安慰剂(n=325)。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临床缓解(根据改编的Mayo评分,定义为SFS(大便频率子分数))≤1且不大于基线,RBS(直肠出血子评分)为0,内窥镜分值≤1(无脆性)。
在诱导研究中,第12周时,接受risankizumab治疗的患者出现临床缓解的人数显着多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20.3%vs6.2%;p<0.00001),治疗组之间的治疗差异为14%。
与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未接受过晚期治疗(29.7%vs8.4%)和晚期治疗IR(11.4%vs4.3%)亚组中,接受risankizumab治疗的患者在第12周也实现了临床缓解。
Risankizumab接受者还表现出显着更高的临床缓解率,如第4周的部分适应Mayo评分(52.2%vs30.5%;p<0.00001)和第12周的适应Mayo评分(64.3%vs35.7%;p<0.00001)所示。高于安慰剂接受者。
此外,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在第12周达到内镜改善和缓解的关键次要终点的患者明显更多(分别为36.5%vs12.1%和10.6%vs3.4%;两者p<0.00001)。
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risankizumab的患者的HEMI(组织学内镜下粘膜改善)(24.5%vs7.7%;p<0.00001)和HEMR(组织学内镜下粘膜缓解)(6.3%vs0.6%;p<0.00001)也显着增加。
在安全性方面,risankizumab组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严重AE较少(2.3%vs10.2%),导致研究药物停药的AE较少(0.6%vs3.7%)。
研究人员指出,没有报告任何经裁定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经裁定的过敏反应或严重的肝脏事件。
然而,研究组中出现了1例因COVID-19肺炎死亡的情况,据研究者称,该死亡与研究药物无关。
研究人员表示:“总体而言,对于中度至重度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缓解和所有次要临床、内镜和内镜组织学终点,risankizumab作为诱导治疗优于安慰剂。”Risankizumab的耐受性良好,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风险。
“海得康”挖掘海外已上市药品资讯,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海得康医学顾问咨询电话:400-001-9769,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医药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请咨询医生评估,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站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