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治疗伴TP53异常的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仿制药上市了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恶性肿瘤,其中TP53异常是预测疾病进展和生存期的重要标志物。对于携带TP53异常(包括17p缺失和/或TP53突变)的CLL患者,传统化学免疫疗法的效果有限。伊布替尼,一种BTK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CLL的治疗,但关于其在初治、伴TP53异常的CLL患者中的疗效,报道尚少且样本量不足。
基于意大利国家注册研究数据库,纳入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157家血液学中心接受伊布替尼一线治疗的747例伴TP53异常CLL患者。数据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确保了所有患者的潜在随访期至少为16个月。通过多变量分析,评估了伊布替尼的疗效以及影响治疗持续时间和生存期的因素。
结果:在纳入的患者中,中位年龄为71岁,大多数患者(93.2%)的ECOG体能状态为0-1。经过至少16个月的随访,77.7%的患者达到了最佳缓解(ORR),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16.3%,部分缓解(PR)率为61.4%。至数据截止时,46.9%的患者仍在接受伊布替尼治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37.4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是导致治疗中止的主要原因(45.8%),而高龄、较高的Rai分期和既存心脏病与较高的治疗中止风险相关。中位生存期(OS)未达到,24个月生存率为82.6%。多变量分析显示,ECOG≥1、年龄≥70岁、男性和既存重度心脏病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同时报告17p缺失和TP53信息的患者亚组中,共存del(17p)和TP53突变的患者与单独突变的患者相比,生存分布无显著差异。
伊布替尼是伴TP53异常CLL患者的有效一线治疗药物。在本研究中,伊布替尼治疗显示了较高的缓解率和良好的生存期。然而,基线时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既存合并症和ECOG体能状态)可能影响伊布替尼的治疗持续时间和生存期。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临床特征。
伊布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