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剂量缬更昔洛韦在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4-11-01

  在肾移植领域,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确保移植成功和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措施之一。一项开放标签的对照试验评估了两种不同剂量缬更昔洛韦在预防CMV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60截图20240306153853027.jpg

  研究设计与参与者

  参与者:研究纳入了肾移植受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以1:1的比例接受不同剂量的缬更昔洛韦治疗。

  干预措施:第1组在肾移植后的前6个月内每天接受450mg缬更昔洛韦,而第2组则每天接受900mg缬更昔洛韦。

  风险评估与研究期限

  风险评估:所有参与者通过血清学检查被确定为具有中度CMV感染风险。

  研究期限:研究持续跟踪患者一整年,以全面评估不同剂量缬更昔洛韦在预防CMV感染方面的长期效果。

  研究发现

  参与者特征:两组共有196名患者参与研究,他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可比性。超过半数的患者接受了胸腺球蛋白的诱导治疗。

  不良事件:在第2组(高剂量缬更昔洛韦组)中,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更高,且这些患者需要更多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支持治疗。

  剂量调整:由于不良事件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第2组患者的霉酚酸酯和缬更昔洛韦剂量均有所减少。

  排斥与感染:尽管高剂量组在排斥事件和需要治疗的CMV感染方面数量上更多,但这些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移植结果:两组患者的移植成功率和整体安全性均表现良好,表明两种剂量的缬更昔洛韦在预防CMV感染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该研究表明,对于中度CMV感染风险的肾移植受者,六个月低剂量缬更昔洛韦预防治疗与高剂量缬更昔洛韦一样有效,且安全性更好。低剂量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因此,在肾移植后预防CMV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缬更昔洛韦作为预防策略,以降低不良事件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万赛维,颉更昔洛韦老挝.jpg

  万赛维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