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沙替尼联合免疫治疗:能否增强白血病患者的生存获益?
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中疗效显著。近年研究表明,达沙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双特异性抗体)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获益。本文通过分析临床研究数据,探讨联合治疗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
达沙替尼;免疫治疗;Ph+ ALL;CML;生存获益
达沙替尼联合CAR-T细胞疗法
临床数据:
GIMEMA LAL2116研究:63例新诊断Ph+ ALL成人患者接受达沙替尼(140mg/d)联合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一线治疗,18个月总生存率(OS)达95%,无病生存率(DFS)为88%。
CAR-T细胞联合研究:18例Ph+ ALL患者接受达沙替尼+长春新碱+糖皮质激素诱导治疗后,依次输注CD19和CD22 CAR-T细胞,中位随访13.5个月时,16例患者保持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4例维持持续完全分子学缓解(CMR)。
机制分析:
达沙替尼通过抑制BCR-ABL信号通路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CAR-T细胞则通过特异性识别CD19/CD22靶点清除残留病灶。二者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减少复发风险。
达沙替尼联合双特异性抗体
临床数据:
SWOG 1318研究:24例老年Ph+ ALL患者接受达沙替尼(140mg/d)+泼尼松诱导治疗后,再接受3个周期的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巩固治疗。中位随访2.7年时,3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75%和72%,17例患者达到CMR。
D-ALBA长期随访:63例患者接受达沙替尼+贝林妥欧单抗一线治疗,53个月中位随访时,DFS和OS分别为75.8%和80.7%。
优势与挑战:
双特异性抗体可桥接T细胞与白血病细胞,激活免疫应答。联合达沙替尼可增强对TKI耐药克隆的清除能力,但需警惕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免疫相关毒性。
联合治疗的毒性管理
胸腔积液(PE):
达沙替尼相关PE发生率为6%-15%,3/4级PE风险与剂量相关。联合免疫治疗时,需密切监测胸腔积液,必要时暂停达沙替尼并启动利尿治疗。
免疫毒性:
CAR-T细胞疗法可能导致CRS(3级以上发生率约10%-20%),双特异性抗体相关CRS多为1-2级。可通过托珠单抗、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
未来研究方向
生物标志物开发:
探索预测联合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如MRD动态变化、免疫细胞亚群分析等。
新型免疫疗法联合:
评估达沙替尼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协同作用。
长期安全性研究:
开展5年以上随访,监测联合治疗对心血管系统、肺功能及二次肿瘤的影响。
达沙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在Ph+ ALL中展现出显著生存获益,但需平衡疗效与毒性风险。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