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lalisib艾德拉尼 vs 新一代PI3K抑制剂:安全性及耐药性对比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7-25

  Idelalisib的安全性数据

  严重不良事件(SAE):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艾德拉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组的治疗相关死亡率为11%,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7%。常见SAE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肺炎和发热。

headkonmed (1).gif

  停药率:因毒性停药的患者比例为24%,主要由于感染、肝毒性和腹泻。

  长期毒性:长期用药可能增加第二原发肿瘤风险,如皮肤鳞癌。

  新一代PI3K抑制剂的安全性改进

  Copanlisib:作为泛PI3K抑制剂,主要抑制p110α和δ亚单位。在R/R FL的II期试验中,ORR约为59%,PFS达11个月。其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减少了胃肠道毒性,但3-4级高血糖发生率较高(29%)。

  Duvelisib:PI3Kδ/γ双重抑制剂,在R/R CLL的III期临床中,与奥法木单抗对比,显著提高ORR和PFS。然而,因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患者比率高达35%,主要由于腹泻、肺炎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Umbralisib:全球首款PI3Kδ和CK1ε抑制剂,在R/R MZL和FL患者中,ORR分别为49%和43%。但因安全隐患(如肝毒性、感染)于2022年撤市。

  耐药性机制对比

  Idelalisib:耐药性主要源于PI3Kδ信号通路的代偿性激活,如PI3Kα或mTOR通路的上调。临床前研究显示,联合mTOR抑制剂可克服部分耐药。

  新一代抑制剂:通过靶向多个PI3K亚型或联合其他信号通路抑制剂(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可减少耐药性。例如,Duvelisib与伊布替尼联合使用,在CLL患者中ORR达90%以上。

  临床应用建议

  患者选择:对于TP53突变或对化疗耐药的CLL患者,艾德拉尼仍是重要选择,但需严格监测感染和肝毒性。

  联合治疗:新一代PI3K抑制剂更适合与其他靶向药物联用,以增强疗效并减少耐药性。例如,Copanlisib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R/R FL,ORR达81%。

  毒性管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保肝药物,可降低艾德拉尼的感染和肝毒性风险。

  艾德拉尼在CLL和FL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应用。新一代PI3K抑制剂通过优化亚型选择性和联合治疗策略,在安全性及耐药性方面有所改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平衡疗效与毒性。

艾代拉里斯(老挝).png

  艾德拉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