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新靶点:内皮素通路抑制剂的未来展望
内皮素-1(ET-1)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肽,通过激活ETA和ETB受体,导致血管收缩、炎症和纤维化,从而升高血压。内皮素通路抑制剂(ERA)通过阻断ET-1与受体的结合,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内皮素通路与高血压的关系
血管收缩:ET-1通过ETA受体介导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血管重构:ET-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炎症与纤维化:ET-1激活炎症因子(如TNF-α、IL-6)和纤维化因子(如TGF-β),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通路抑制剂的疗效
降压效果:PRECISION研究显示,阿普昔腾坦12.5 mg和25 mg组第4周SBP分别降低15.3 mmHg和15.2 mmHg,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联合用药优势:阿普昔腾坦与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联用时,降压效果显著增强。例如,与氨氯地平联用时,SBP额外降低6-8 mmHg。
靶器官保护:阿普昔腾坦可减少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降低15%-20%,提示其可能延缓肾脏损伤。
安全性与耐受性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水肿或液体潴留,发生率与剂量相关。12.5 mg组水肿发生率为9%,而25 mg组为18%。
肝毒性:阿普昔腾坦未显著增加肝酶水平,肝功能异常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禁忌症:妊娠妇女禁用,因其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临床应用前景
难治性高血压:对于使用≥3种降压药物仍未达标的患者,阿普昔腾坦可作为第四线治疗选择。
合并症患者: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阿普昔腾坦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联合治疗策略:阿普昔腾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ACEI/ARB)联用时,可能产生协同降压效应。
内皮素通路抑制剂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阿普昔腾坦凭借其显著的降压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望成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