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伏尼布治疗IDH1突变癌症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8-06

  IDH1(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是癌症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正常IDH1催化异柠檬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α-KG),维持细胞代谢平衡;而突变IDH1(如R132位点突变)将α-KG异常转化为致癌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2-HG)。2-HG的堆积会抑制α-KG依赖性酶活性,干扰细胞分化,并导致表观遗传调控异常,最终驱动肿瘤细胞恶性增殖。

headkonmed (5).jpg

  艾伏尼布作为全球首个口服IDH1抑制剂,通过高选择性结合突变IDH1的活性口袋,阻断2-HG的生成。临床前研究显示,在IDH1突变型AML小鼠模型中,艾伏尼布单药治疗可使血浆2-HG水平下降>90%,肿瘤负荷减少78%,生存期延长3倍。其作用机制具有双重效应:

  直接抗肿瘤: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成熟粒细胞,减少未成熟肿瘤细胞比例;

  表观遗传调控:与去甲基化药物(如阿扎胞苷)联用时,可逆转DNA超甲基化,恢复抑癌基因表达。

  二、临床应用:

  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新诊断患者:AGILE III期试验证实,艾伏尼布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可使CR/CRh率提升至54%,中位OS延长至24个月,成为老年或不耐受强化化疗患者的首选方案。

  2. 胆管癌二线治疗:ClarIDHy III期试验纳入187例IDH1突变型晚期胆管癌患者,艾伏尼布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个月(vs 安慰剂组1.4个月),疾病控制率(DCR)达53%,1年生存率提高9个百分点。长期随访显示,艾伏尼布可显著延缓患者生活质量恶化时间。

  联合治疗:与PD-1抑制剂联用时,客观缓解率(ORR)提升至35%,中位PFS延长至6.1个月,为化疗耐药患者提供新选择。

  三、用药管理:安全与疗效的平衡

  剂量与给药:推荐剂量为500 mg每日一次口服,可空腹或随餐服用,但需避免高脂饮食。治疗首月每周监测血常规,每月检测2-HG水平以评估疗效。

  不良反应管理:

  分化综合征(14%):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需紧急使用地塞米松;

  QT间期延长(8%):定期心电图监测,避免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肿瘤溶解综合征(1.2%):高肿瘤负荷患者需预防性水化。

艾伏尼布ivosidenib老挝(小).jpg

  艾伏尼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