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达霉素的作用机制,仿制药上市了吗
非达霉素作为一种18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自其问世以来,便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其核心作用机制在于选择性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σ亚基,这一精准的靶向作用使其成为抗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利器”。
细菌的转录过程依赖RNA聚合酶,该酶由核心酶和σ因子组成。σ因子负责识别启动子序列,引导核心酶结合DNA并启动转录。非达霉素通过与σ亚基结合,阻断RNA聚合酶与DNA启动子区域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细菌DNA转录为RNA,最终阻断蛋白质合成。
艰难梭菌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的主要病因,其治疗难点在于高复发率。传统药物万古霉素虽能快速缓解症状,但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复发率高达25%-30%。非达霉素的独特优势在于其肠道选择性作用:口服后吸收率极低(<1%),粪便药物浓度可达给药量的92%,可在肠道内形成高浓度药物屏障,直接杀灭艰难梭菌,同时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肠道共生菌影响较小。两项Ⅲ期临床试验显示,非达霉素治疗第4天腹泻缓解率较万古霉素提升14%,复发率降低23%,这一差异源于其对肠道微生态的更小干扰。
此外,非达霉素的作用机制还体现在其抗耐药性潜力上。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而非达霉素通过抑制RNA聚合酶这一细菌生存必需的核心酶,且与现有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为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了新选择。
非达霉素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