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及以上脑胶质瘤患者,沃拉西地尼有治疗效果吗?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8-13

  脑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始终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2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传统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疗效有限,且患者易复发。然而,沃拉西地尼(Vorasidenib)的出现为这一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曙光。这款由法国Servier公司研发的口服IDH1/2双重抑制剂,通过精准靶向突变基因产物,为12岁及以上携带IDH1或IDH2突变的脑胶质瘤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

沃拉西地尼.jpg

  机制创新:

  IDH1/2基因突变会导致异柠檬酸脱氢酶功能异常,催化α-酮戊二酸(α-KG)转化为致癌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2-HG)。2-HG通过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和DNA去甲基化酶,干扰细胞表观遗传调控,促进肿瘤细胞异常增殖。沃拉西地尼通过选择性抑制突变IDH1/2酶活性,显著降低肿瘤内2-HG水平(减少超90%),从而逆转表观遗传异常,抑制肿瘤生长。其独特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使其在脑肿瘤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克服了传统药物难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局限。

  临床证据: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III期INDIGO试验是沃拉西地尼疗效的核心证据。该试验纳入331例术后未接受放化疗的IDH突变患者,结果显示:

  无进展生存期(PFS):沃拉西地尼组中位PFS达27.7个月,较安慰剂组的11.1个月延长16.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5%(HR=0.35)。

  肿瘤体积变化:治疗组肿瘤体积平均减少1.3%,而安慰剂组增加14.4%,凸显其抑制肿瘤增殖的直接作用。

  生活质量改善:癫痫发作率显著降低(治疗组每人年发作率18.2% vs 安慰剂组51.2%),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基于上述数据,沃拉西地尼于2024年获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针对2级IDH突变型胶质瘤的靶向疗法。

  沃拉西地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39%)、头痛(25%)、肝酶升高(22%)和轻度腹泻,多数为1-2级,可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缓解。推荐剂量为成人每日一次口服40mg,12岁以上儿童根据体重调整(≥40kg者40mg,<40kg者20mg)。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轻度至中度受损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受损者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若漏服时间在6小时内应立即补服,超过6小时则跳过漏服剂量,避免双倍用药增加毒性风险。

结尾图片1.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