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HIV患者的希望:来那帕韦钠联合疗法为何被FDA/EMA双批准?
多重耐药HI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因病毒基因突变导致药物失效,患者常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2022年,美国FDA与欧盟EMA先后批准来那帕韦钠(Lenacapavir)联合疗法用于治疗多重耐药HIV-1感染成人患者。
机制创新:
来那帕韦钠是全球首个HIV衣壳抑制剂,其作用靶点为病毒衣壳蛋白(CA),通过三重机制阻断病毒复制:
组装阶段:干扰衣壳亚基结合,导致非感染性病毒颗粒生成;
成熟阶段:抑制衣壳解聚,阻断病毒核心释放遗传物质;
核输入阶段:阻止衣壳-核孔复合物相互作用,抑制病毒DNA进入细胞核。
这一多阶段作用模式与现有药物(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无交叉耐药性,尤其适用于对达芦那韦、多替拉韦等耐药的患者。
CAPELLA研究是来那帕韦钠疗效的核心证据。该研究纳入72例多重耐药HIV患者,随机分配至来那帕韦钠联合优化背景方案(OBT)组或OBT单药组。结果显示,联合组病毒学抑制率(HIV RNA<50拷贝/mL)达81%,显著高于单药组的23%(P<0.001);83%的患者实现衣壳突变清除,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此外,联合组患者CD4+ T细胞计数平均增加104个/μL,而单药组仅增加10个/μL(P<0.001),表明来那帕韦钠可有效重建免疫功能。
PURPOSE 1和PURPOSE 2研究验证了来那帕韦钠在暴露前预防(PrEP)中的潜力。在PURPOSE 1研究中,2134名顺性别女性接受每年两次皮下注射来那帕韦钠,无一人感染HIV,实现100%预防效果;PURPOSE 2研究中,2179名参与者中仅2人感染,防护效果达99.9%。两项研究均显示,来那帕韦钠的预防效力显著优于每日口服舒发泰(67%),且耐受性良好,注射部位反应多为轻度疼痛或红肿。
安全性优势:临床研究中,来那帕韦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约10%),严重不良事件(如感染、肝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给药便利性:来那帕韦钠采用“口服负荷+皮下注射”模式,治疗期每6个月注射一次,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目前,来那帕韦钠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多重耐药HIV患者,其暴露前预防适应症的审批也在推进中。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