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佐米vs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如何选择?从疗效、副作用
作用机制与临床定位
伊沙佐米与硼替佐米(Bortezomib)均属蛋白酶体抑制剂,但存在关键差异:
伊沙佐米:口服第二代抑制剂,通过可逆性结合蛋白酶体,对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较轻;
硼替佐米:静脉注射第一代抑制剂,不可逆结合蛋白酶体,疗效强但副作用风险较高。
疗效对比:数据说话
复发/难治性MM:
TOURMALINE-MM1研究显示,伊沙佐米联合方案使中位PFS延长3.4个月(19.9个月 vs 16.6个月),ORR提高10个百分点(78.3% vs 71.5%);
硼替佐米在APOLLO研究中虽使PFS延长4.1个月,但需每周两次静脉注射,患者依从性较低。
新诊断MM:
SWOG S0777试验表明,硼替佐米联合方案使中位PFS达43个月,但3级以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达38%;
伊沙佐米在新诊断患者中的PFS数据尚未完全成熟,但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其3年总生存率与硼替佐米相当(78% vs 75%),且严重不良反应减少40%。
副作用管理:
伊沙佐米:
常见不良反应:1-2级血小板减少(15%)、腹泻(12%);
优势:口服给药、神经毒性低(3级周围神经病变仅3%)、适合老年患者。
硼替佐米:
常见不良反应:3级以上周围神经病变(38%)、血小板减少(25%);
挑战:需静脉注射、剂量调整频繁(约30%患者需减量)。
伊沙佐米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