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治疗策略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9-24

  过去十年间,复发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的治疗格局因多种口服靶向药物的问世而发生了巨大变革。

度维利塞.jpg

  这些药物涵盖BTK抑制剂(如依鲁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以及非共价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首创的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PI3K抑制剂(idelalisib和度维利塞),还有单克隆抗体单药及联合治疗方案。当前针对R/R患者的治疗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既往治疗情况。未曾接受过新疗法的患者,多采用基于BTK或BCL2的治疗方案;曾接受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能转而接受BCL2抑制剂,反之亦然。对BTK抑制剂不耐受但有一定治疗反应的患者,可考虑更换其他BTK抑制剂。接受固定疗程BCL2抑制剂方案且维持缓解12 - 24个月以上的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基于有限数据,可再次尝试基于BCL2抑制剂的方案。对于“双重难治性”,即在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方案中均出现病情进展的患者,强烈推荐参加临床试验。若无合适临床试验,这类患者可尝试使用PI3K抑制剂,但疗效通常难以持久且毒性较大。

  对于极高危人群,如里氏转化患者,可考虑将细胞毒性化疗与新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疗法相结合。不过,该领域迫切需要创新治疗方法,同时大力鼓励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结尾图片1.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