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per-CVAD联合普纳替尼作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时间:2024-10-12 化疗与普纳替尼的联合应用,有望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树立新的治疗标准。本研究聚焦于先前未经治疗的成年Ph+ ALL患者。 研究纳入标准包括:新诊断的Ph+ ALL、年龄18岁及以上、东部肿瘤合作组体能状态不超过2级、左心室射血分数超过50%、以及良好的肝肾功能(血清胆红素≤3.0 mg/dL,血清肌酐≤3.0 mg/dL,除非研究者判断较高水平是由白血病直接导致)。患者需接受8个周期、每周期21天的治疗,期间交替使用两组药物:超分级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即hyper-CVAD方案)以及高剂量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在第1周期的前14天,患者每天口服普纳替尼45mg,后续周期则持续每天45mg。在37名患者接受治疗后,方案进行了调整,从第2周期开始将普纳替尼的剂量减至每天30mg,一旦达到完全分子反应(即无可量化的BCR-ABL1转录物),剂量再进一步减至15mg。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将无限期地每天接受普纳替尼(30mg或15mg)作为维持治疗,并每月接受长春新碱(第1天静脉注射2mg)和泼尼松(第1-5天口服200mg)治疗,持续2年。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3年无事件生存期。 共有76名患者入组并接受治疗,他们的中位年龄为47岁(四分位距39-61)。研究结果显示,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0%(95%置信区间56-80%)。治疗期间,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包括感染(n=65, 86%)、转氨酶升高(n=24, 32%)、胆红素升高(n=13, 17%)、胰腺炎(n=13, 17%)、高血压(n=12, 16%)、出血(n=10, 13%)和皮疹(n=9, 12%)。有6名患者在接受研究治疗期间死亡,其中3名(4%)死于感染,1名(1%)死于出血,另有2名患者死于与早期使用普纳替尼相关的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修订后未再发生此类死亡事件。 综上所述,化疗联合普纳替尼对于新诊断的Ph+ ALL患者能够有效实现长期缓解,该方案有望成为这类患者的新治疗标准。未来,有必要开展一项随机的3期研究,以进一步评估该组合与化疗加早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的疗效。 普纳替尼普拉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