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拉帕利联合卡帕塞替尼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三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剂量探索与疗效评估,奥拉帕利仿制药在哪里上市时间:2024-11-22 基于坚实的临床前研究基础,我们旨在确定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与AKT抑制剂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联合使用的推荐二期剂量(RP2D),并探索与疗效和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安全导入,随后在子宫内膜癌、三阴性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患者中进行了扩展。我们评估了奥拉帕利300mg每日口服两次,以及卡帕塞替尼每日口服两次(连续4天、休息3天)的联合用药方案。卡帕塞替尼设定了两个剂量水平(DL):400mg(DL1)和320mg(DL-1)。患者在基线和28天时接受活检,以监测治疗反应和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共有38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名患者(18%)存在种系BRCA1/2突变。在DL1治疗的前2名患者中,观察到了腹泻和呕吐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然而,在降低卡帕塞替尼剂量至DL-1(n=6)后,未再观察到DLT。因此,我们重新探索了DL1(n=6),同样未观察到DLT,从而确认DL1为RP2D。 在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贫血(23.7%)和白细胞减少症(10.5%)。在32名可评估的患者中,6名患者(19%)获得了部分缓解(PR),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R率高达44.4%。另外7名患者(22%)的疾病稳定时间超过了4个月。 肿瘤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反应与免疫活动、细胞周期改变和DNA损伤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治疗耐药则与受体酪氨酸激酶和RAS-MAPK通路活性、代谢以及表观遗传学因素相关。 奥拉帕利联合卡帕塞替尼的治疗方案未产生严重不良事件,并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中展现出持久的活性,特别是在子宫内膜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前和治疗中获取的肿瘤样本对于预测患者的治疗获益具有重要价值。 奥拉帕利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