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可替尼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并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时间:2024-12-23 达可替尼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并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研究显示出了积极的结果。 背景:达可替尼作为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ARCHER1050研究中已展现出优于第一代EGFR-TKI的疗效。然而,ARCHER1050研究并未包括基线时有脑转移的患者,因此达可替尼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活性尚不清楚。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真实世界数据,描述达可替尼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并脑转移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疗效。 研究方法 设计:多中心、观察性、真实世界研究,收集回顾性和前瞻性数据。 患者入选标准:包括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初诊后未接受过EGFR-TKI治疗、CNS疾病稳定或不稳定但接受过CNS放疗等。 排除标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缺乏临床信息、合并其他抗癌药物治疗等。 达可替尼用法:根据个体差异,采用15mg、30mg或45mg口服每日一次的剂量。 患者基本特征 样本量:110例EGFR阳性NSCLC患者中,32例为EGFR突变并脑转移NSCLC患者,其中8例纳入CNS缓解可评估组。 年龄与病理类型:中位年龄57.5岁,多数为腺癌(96.9%)。 基因检测:59.4%经过NGS诊断,40.6%经过ARMS诊断。 疗效结果 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在CNS缓解可评估组中,iORR高达87.5%,显示出达可替尼在脑转移瘤中的显著疗效。 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同样,iDCR为100%,表明达可替尼能够有效控制脑转移瘤的进展。 中位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DoR)与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虽然具体数值未达到,但1年iDoR率和1年iPFS率均超过70%,进一步证实了达可替尼的长期疗效。 安全性 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2级,且为可逆性,表明达可替尼的安全性特征可耐受且可管理。 本研究表明,在真实世界中,达可替尼对未经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N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疗效。其安全性特征良好,可耐受且易于管理。这些结果为达可替尼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并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达可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