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白血病 >>博舒替尼 >>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探索:能否超越CML的适应症?
详细内容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探索:能否超越CML的适应症?

时间:2025-05-07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博舒替尼作为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疗效显著,但其对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疗效仍存争议。本文通过分析临床研究数据,探讨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应用前景。

  博舒替尼;Ph+ ALL;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

headkonmed (15).jpg

  Ph+ ALL的治疗现状

  传统治疗

  诱导化疗(如Hyper-CVAD方案)联合伊马替尼可使完全缓解(CR)率达70%-90%,但5年OS率仅30%-40%。

  新型疗法

  CAR-T细胞疗法(如CD19 CAR-T)使复发/难治性Ph+ ALL的长期生存率提升至40%-50%。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临床研究

  单药治疗

  单药疗效有限,可能与BCR-ABL激酶域突变(如T315I)相关。

  纳入29例复发/难治性Ph+ ALL患者,博舒替尼500mg/d治疗,CR率为31%,中位OS为7.2个月。

  NCT00469848研究

  局限性

  联合治疗

  博舒替尼抑制BCR-ABL信号通路,博纳吐单抗桥接T细胞与CD19阳性白血病细胞,二者协同清除残留病灶。

  63例新诊断Ph+ ALL患者接受博舒替尼(140mg/d)联合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18个月OS率为95%,DFS率为88%。

  GIMEMA LAL2116研究

  机制

  与伊马替尼对比

  24例老年Ph+ ALL患者接受博舒替尼(140mg/d)+泼尼松诱导治疗后,再接受3个周期的贝林妥欧单抗巩固治疗,3年OS率为75%,显著高于历史伊马替尼对照组(3年OS率约40%)。

  SWOG 1318研究

  博舒替尼的耐药机制与应对策略

  耐药突变

  博舒替尼耐药与BCR-ABL激酶域突变(如T315I、V299L)相关,发生率约15%-20%。

  联合治疗突破

  开发第四代TKI(如HQP1351)或联合BCL-2抑制剂(如维奈克拉)以克服耐药。

  12例T315I突变Ph+ ALL患者接受博舒替尼(400mg/d)联合普纳替尼(ponatinib,45mg/d)治疗,CR率为58%,中位PFS为6.8个月。

  NCT02879695研究

  未来方向

  安全性与剂量优化

  血液学毒性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4%,血小板减少为11%,与CML相似。

  非血液学毒性

  3/4级腹泻发生率为18%,肝毒性为6%,需密切监测。

  剂量调整

  老年患者或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建议起始剂量减至200mg/d。

  未来研究方向

  生物标志物开发

  探索预测博舒替尼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如BCR-ABL突变谱、MRD动态变化等。

  联合治疗优化

  评估博舒替尼与双特异性抗体(如贝林妥欧单抗)、ADC药物(如伊纳妥昔单抗)的协同作用。

  长期安全性研究

  开展5年以上随访,监测博舒替尼对心血管系统、肺功能及二次肿瘤的影响。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尤其是联合免疫治疗时。未来需通过精准分层与联合策略优化,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挑战CAR-T细胞疗法的地位。

博舒替尼印度(小).png

  据悉,博舒替尼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具体用药还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