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 vs 奥希替尼:二代和三代EGFR-TKI如何选择?
在肺癌治疗领域,EGFR-TKI靶向药物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阿法替尼作为第二代EGFR-TKI,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各有特点,患者和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阿法替尼是一种多靶点的靶向药,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肺鳞癌患者二线治疗以及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然而,其毒副反应相对较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皮肤反应、口腔炎及甲沟炎等。有研究表明,东亚人种服用阿法替尼发生间质性肺病(ILD)的机率似乎更高,日本患者为1.6% - 4.3%,而非日本患者是0.3% - 1.0%。ILD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干咳、发热,病情进展迅速,常常致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20% - 50%。
奥希替尼则适用于既往使用过EGFR-TKI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可能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它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抑制肿瘤活性,能够更好地靶向突变EGFR,并且对EGFR抗药性突变的抑制能力更强。在不良反应方面,奥希替尼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腹泻、皮疹、皮肤干燥、指甲毒性等症状。而且,奥希替尼能够穿透血 - 脑屏障,可以作为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
从治疗效果来看,对于非典型EGFR突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一项大规模真实世界分析显示,奥希替尼与阿法替尼或厄洛替尼相比,表现出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总生存期(mOS)。在携带非典型EGFR突变(AMs)的患者中,奥希替尼的mPFS(22个月)优于阿法替尼(12个月;p = 0.005);奥希替尼的mOS(32个月)同样优于阿法替尼(21个月;p = 0.032)。此外,奥希替尼因不良反应导致的剂量减少率和停药率均低于阿法替尼。
在临床决策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遗传变异、病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对于未经过EGFR-TK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阿法替尼可能是一个选择;而对于EGFR敏感突变和EGFR T790M突变的肺癌患者,奥希替尼则是首选治疗方案。
阿法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