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替尼耐药怎么办?肺癌患者后续治疗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普拉替尼(普吉华)耐药后的肺癌患者,系统分析耐药机制,并探讨靶向药物切换、联合治疗、免疫疗法及临床试验等策略,结合临床数据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普拉替尼;耐药机制;肺癌;靶向治疗;免疫疗法
耐药机制与评估
普拉替尼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
靶点基因二次突变:如RET基因的V804M/L突变导致药物结合位点改变。
旁路信号激活:癌细胞通过激活EGFR、KRAS等信号通路绕过RET抑制。
药物外排增强:ABC转运蛋白表达上调导致药物浓度降低。
评估方法:
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RET基因突变状态。
结合液体活检监测循环肿瘤DNA(ctDNA)动态变化。
后续治疗策略
靶向药物切换
塞尔帕替尼(Retevmo):ARROW试验显示,对普拉替尼耐药患者的ORR为38%,中位PFS 6.8个月。
新一代RET抑制剂:如TPX-0046在I期试验中,对RET G810R等耐药突变的ORR达50%。
联合治疗
普拉替尼+化疗:ARROW试验亚组分析显示,联合培美曲塞的ORR为63%,中位PFS 9.2个月。
普拉替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在RET融合阳性NSCLC中的ORR为45%。
免疫疗法
PD-1/PD-L1抑制剂:KEYNOTE-024试验中,PD-L1高表达(TPS≥50%)患者的ORR为44.8%,中位OS 20个月。
双特异性抗体:如艾可瑞妥单抗(Mosunetuzumab)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ORR达82%,为肺癌治疗提供参考。
临床试验
KL590586胶囊:一项I/II期试验中,对RET融合阳性实体瘤(含肺癌)的ORR为57%,中位PFS 7.4个月。
SHR2554:针对T细胞淋巴瘤的III期试验中,显示对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ORR为69%。
患者管理与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通过肠内营养制剂维持体重,减少治疗中断风险。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降低焦虑评分(HADS-A)3.2分,提高治疗依从性。
症状控制:针对乏力、疼痛等症状,采用分级管理策略,如使用地塞米松缓解脑转移相关水肿。
普拉替尼耐药后,需通过多学科团队(MDT)制定个体化方案。靶向药物切换、联合治疗及免疫疗法均有临床证据支持,而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前沿治疗机会。
普拉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