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马度胺的副作用管理:如何应对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5-15

  泊马度胺作为第三代免疫调节剂,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治疗中疗效显著,但其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需严格管理。

  骨髓抑制:分级监测与动态干预

headkonmed (9).png

  泊马度胺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发生率较高,需建立个性化监测计划:

  剂量调整策略: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0/μL或血小板计数<25,000/μL,需暂停给药。恢复至安全阈值(中性粒细胞≥1,000/μL、血小板≥50,000/μL)后,可按每周递增1mg的方式恢复用药,最大剂量不超过4mg/d。

  升细胞药物联合:对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贫血患者优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若Hb<70g/L则需输血支持。

  预防性管理:治疗前评估基线血常规,合并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需降低起始剂量至2mg/d,并每周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感染风险:主动筛查与被动免疫

泊马度胺LuciPoma(老挝).jpg

  泊马度胺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