氘可来昔替尼 vs. IL-17抑制剂:谁更适合中重度银屑病患者?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5-19

  氘可来昔替尼与IL-17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均为中重度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比两者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及患者偏好,探讨其临床适用性。

  氘可来昔替尼;IL-17抑制剂;银屑病;疗效对比

360截图20240301162445966.jpg

  作用机制差异

  氘可来昔替尼通过抑制TYK2阻断IL-23/Th17轴信号传导,属于上游调控;IL-17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则直接中和IL-17A或IL-17A/F,属于下游阻断。两者均针对IL-23/Th17轴,但作用靶点不同。

  疗效对比

  PASI应答率

  氘可来昔替尼:POETYK PSO-3研究显示,治疗16周时PASI 75应答率为68.8%,PASI 90为45.5%。

  司库奇尤单抗:CLEAR研究显示,治疗16周时PASI 75应答率为79.0%,PASI 90为44.3%。

  依奇珠单抗:IXORA-S研究显示,治疗12周时PASI 75应答率为88.2%,PASI 90为72.8%。

  特殊部位皮损

  氘可来昔替尼:治疗16周时,头皮皮损清除率达62.9%,指甲皮损清除率为19.6%。

  IL-17抑制剂:对头皮和指甲皮损的改善数据较少,但临床观察显示其对顽固性皮损亦有良好效果。

  安全性差异

  感染风险

  氘可来昔替尼:长期安全性研究中未发现结核或机会性感染风险。

  IL-17抑制剂:可能增加念珠菌感染风险,如口腔念珠菌病。

  代谢相关不良反应

  氘可来替尼:贫血、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JAK抑制剂,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IL-17抑制剂:整体安全性良好,但需监测炎症性肠病风险。

  患者偏好与便利性

  给药方式

  氘可来昔替尼:口服给药,每日一次,无需注射。

  IL-17抑制剂:皮下注射,需每2-4周给药一次。

  治疗启动

  氘可来昔替尼:无需实验室筛查,启动便捷。

  IL-17抑制剂:需排除活动性感染,部分患者因注射恐惧或时间成本而依从性较低。

  临床选择建议

  优先选择氘可来昔替尼:适用于需长期管理、有注射恐惧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优先选择IL-17抑制剂:适用于需快速起效、对特殊部位皮损(如掌跖)有高需求的患者。

  氘可来昔替尼与IL-17抑制剂均为中重度银屑病的有效治疗选择。氘可来昔替尼通过上游调控提供持久缓解,IL-17抑制剂则通过直接阻断IL-17实现快速起效。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标及偏好,制定个体化方案。未来,联合疗法或序贯治疗可能进一步优化疗效。

氘可来昔替尼老挝.jpg

  氘可来昔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123.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