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沙替尼的肺动脉高压风险:长期用药需监测哪些指标?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10

  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其肺动脉高压(PAH)风险需引起临床高度关注。长期用药期间,系统性监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headkonmed (13).png

  肺动脉高压风险机制与数据

  风险机制

  达沙替尼通过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可能干扰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肺血管重构和阻力增加。此外,其抑制SRC家族激酶的活性可能加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进一步诱发PAH。

  临床数据

  澳大利亚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研究显示,在2005-2013年期间,33例接受达沙替尼治疗的患者中,13例(39%)出现肺部不良事件(PAE),其中5例确诊为PAH(右心室收缩压RVSP>36 mmHg)。这些患者中,85%出现呼吸困难,54%出现咳嗽,31%出现外周水肿。

  美国FDA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达沙替尼全球药物安全监测数据库中已确认12例PAH病例,且PAH的发生与剂量或治疗时间长短无明显关联。

  长期用药需监测的指标

  症状监测

  每月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乏力或外周水肿等症状。若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或咳嗽,需立即进行影像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每3个月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若RVSP>30 mmHg或PASP>25 mmHg,需进一步评估。

  胸部CT:每6个月评估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或肺水肿,这些症状可能与PAH相关。

  实验室检查

  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每3个月检测一次,若水平显著升高(如BNP>100 pg/mL),提示右心室功能受损。

  动脉血气分析:每6个月评估氧分压(PaO₂)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以排除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右心导管检查

  若超声心动图提示RVSP>36 mmHg或BNP持续升高,需进行右心导管检查以确诊PAH。确诊标准为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 mmHg,且平均肺动脉压(mPAP)>25 mmHg。

  风险管理与干预措施

  剂量调整

  若患者出现轻度PAH(RVSP 30-36 mmHg),可将达沙替尼剂量减至50 mg/日,并密切监测。若症状缓解,可维持该剂量;若症状加重,需停药。

  停药与替代治疗

  若确诊PAH,需永久停用达沙替尼,并转诊至心血管专科。替代治疗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或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

  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避免高海拔地区活动,因低氧环境可能加重PAH。同时,建议患者戒烟,因吸烟可加剧肺血管损伤。

  真实世界案例

  某52岁CML慢性期患者接受达沙替尼100 mg/日治疗,第18个月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示RVSP 42 mmHg,胸部CT示少量胸腔积液。停用达沙替尼并改用波生坦后,症状逐渐缓解,6个月后RVSP降至30 mmHg。

  达沙替尼的PAH风险需通过症状、影像学、实验室和右心导管检查进行系统性监测。早期干预和剂量调整是降低PAH相关死亡率的关键。

达沙替尼(小)孟加拉.png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