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替尼在低剂量下改善AD患者淀粉样蛋白负荷的个案研究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10

  患者为72岁女性,诊断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MMSE评分22分,脑脊液Aβ42水平350 pg/mL,p-tau181水平68 pg/mL。PET-CT示双侧额叶、颞叶淀粉样蛋白沉积(SUVr>1.4)。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QTc间期正常。

headkonmed (15).png

  治疗经过

  尼洛替尼剂量选择

  基于CML治疗中尼洛替尼的心血管毒性(QT间期延长),选择低剂量150 mg/日(较CML标准剂量400 mg每日两次降低73%)。

  服药前完善心电图、肝功能及血脂检查,排除禁忌证。

  疗效评估

  第6个月:脑脊液Aβ42水平升至420 pg/mL(较基线升高20%),p-tau181水平降至58 pg/mL(降低15%)。PET-CT示额叶淀粉样蛋白负荷减少12%(SUVr从1.5降至1.32)。

  第12个月:脑脊液Aβ42水平升至480 pg/mL(升高37%),p-tau181水平降至52 pg/mL(降低24%)。PET-CT示额叶淀粉样蛋白负荷减少18%(SUVr从1.5降至1.23),海马体积损失率从基线2.7%/年减缓至1.1%/年。

  安全性监测

  服药期间未出现QT间期延长(QTc始终<450 ms),肝功能(ALT、AST)和血脂(LDL-C)水平稳定。

  轻度不良反应包括恶心(2级)和疲劳(1级),未影响治疗依从性。

  尼洛替尼通过激活自噬途径,促进Aβ和p-tau的清除。本例中,低剂量150 mg/日可显著降低淀粉样蛋白负荷,且未出现心血管毒性。

  与抗Aβ单抗(如lecanemab)相比,尼洛替尼的优势在于口服给药和潜在的多靶点作用(如抑制DDR1)。

  局限性包括样本量单一和缺乏认知功能改善的直接证据(MMSE评分未显著变化),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尼洛替尼在低剂量下可安全改善AD患者的淀粉样蛋白病理,为疾病修饰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尼洛替尼.pn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