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TCR疗法Kimmtrak:葡萄膜黑色素瘤死亡风险降低49%
突破性疗法背景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眼内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2022年1月,FDA批准全球首款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疗法Kimmtrak(tebentafusp-tebn),用于治疗HLA-A*02:01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UM患者。该疗法的获批基于Ⅲ期IMCgp100-202临床试验(NCT03070392)的突破性数据。
临床试验设计与核心数据
患者分组与治疗:
试验纳入378例HLA-A*02:01阳性转移性UM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Kimmtrak组(n=252)或对照组(n=126,其中82%接受帕博利珠单抗、12%伊匹木单抗、6%达卡巴嗪)。
Kimmtrak通过静脉注射,每周1次,剂量从20 μg逐步递增至68 μg。
生存获益:
总生存期(OS):Kimmtrak组中位OS达21.7个月,较对照组的16.0个月显著延长(HR=0.51,95% CI 0.37-0.71,P<0.0001),死亡风险降低49%。
1年生存率:Kimmtrak组为73.2%,对照组为58.5%。
无进展生存期(PFS):Kimmtrak组中位PFS为3.3个月,对照组为2.9个月(HR=0.73,P=0.013),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7%。
亚组分析:
在既往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Kimmtrak的OS获益更显著(HR=0.45,95% CI 0.31-0.65)。
肝转移患者(占80%)中,Kimmtrak组中位OS为19.2个月,对照组为12.1个月(HR=0.54,P=0.001)。
安全性与耐受性
Kimmtrak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68%,对照组为57%,主要AE包括皮疹(36%)、发热(28%)和低磷血症(20%)。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1%,均为1-2级,通过暂停给药或糖皮质激素可控制。
眼部AE(如葡萄膜炎)发生率为41%,但多数为1-2级,且可通过局部激素治疗缓解。
临床意义
Kimmtrak是首个在实体瘤中证实生存获益的双特异性T细胞疗法,填补了转移性UM无标准治疗的空白。
其作用机制通过TCR靶向gp100抗原(在UM中高表达),同时激活CD3阳性T细胞,实现肿瘤特异性杀伤。
2023年NCCN指南已将Kimmtrak列为转移性UM的一线治疗首选方案。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