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扎替尼耐药机制研究:未来联合治疗策略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22

  耐药机制探索

  奎扎替尼作为第二代FLT3抑制剂,在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疗效显著,但耐药性问题限制其长期应用。耐药机制主要包括:

360截图20230423171412447.jpg

  靶点突变

  单细胞测序显示,耐药细胞中FLT3激酶结构域出现N841K突变,该突变位于奎扎替尼结合位点,导致药物亲和力下降。

  一项研究纳入12例复发患者,其中6例检测到FLT3-ITD旁路突变(如D835Y/F),占比50%。

  旁路信号激活

  转录组分析发现,耐药细胞中AXL、MEK/ERK通路相关基因(如GAS6、RAC1)表达上调,提示旁路激活参与耐药。

  体外实验显示,联合AXL抑制剂(如Bemcentinib)可使耐药细胞系的增殖抑制率从30%提升至75%。

  表观遗传调控

  耐药细胞中BRD4基因启动子区域SNV变异导致其表达上调,增强肿瘤细胞存活能力。

  BET抑制剂(如JQ1)联合奎扎替尼可使耐药细胞凋亡率增加40%。

  联合治疗策略与实验数据

  FLT3抑制剂联合化疗

  QUIVIR试验显示,奎扎替尼(30-40 mg/d)联合“7+3”方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治疗初诊FLT3-ITD阳性AML,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达16.5个月,较安慰剂组延长5.9个月。

  3级及以上QTc间期延长发生率为15%,需每2周监测心电图。

  三药联合方案

  针对不适合强化化疗的老年患者,维奈克拉+阿扎胞苷+奎扎替尼三药联合的Ⅱ期研究显示,完全缓解率(CR)达52%,中位OS为9.77个月。

  剂量优化试验表明,奎扎替尼60 mg/d与维奈克拉400 mg/d联用时,3级及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5%,但通过G-CSF支持可控制。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动物模型显示,奎扎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可使耐药小鼠生存期延长至45天,较单药组(28天)显著提升。

  机制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可增加肿瘤微环境中CD8+ T细胞浸润,降低调节性T细胞比例。

  新型药物开发

  第三代FLT3抑制剂(如洛拉替尼)对N841K突变体的IC50较奎扎替尼降低10倍,早期临床试验中ORR达55%。

  PROTAC技术降解FLT3蛋白的策略正在研发中,体外实验显示可克服多种耐药突变。

  临床实践建议

  耐药后应立即进行基因检测(如ctDNA或骨髓活检),明确耐药机制。

  对于FLT3-ITD旁路突变患者,优先选择三药联合方案或新型FLT3抑制剂。

  动态监测QTc间期和骨髓抑制,及时调整剂量或给予支持治疗。

奎扎替尼26.5老挝.jpg

  奎扎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