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莫德Etrasimod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拓展应用: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伊曲莫德(Etrasimod)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通过靶向S1P受体1、4、5亚型,精准调控淋巴细胞迁移,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除已获批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适应症外,其在斑秃、克罗恩病、特应性皮炎等领域的拓展应用正逐步显现临床价值。
斑秃治疗:剂量依赖性疗效初显
2025年3月公布的II期临床研究(NCT04556734)中,伊曲莫德针对中重度斑秃患者展开探索。研究纳入206例患者,随机分配至2mg、3mg剂量组或安慰剂组,每日一次口服,持续24周双盲治疗,随后28周开放标签延展期。结果显示,3mg剂量组第24周时,患者SALT评分(斑秃严重程度评分工具)较基线平均下降21.4%,而安慰剂组仅下降0.35%,差异达21.05%;2mg剂量组下降13.8%,与安慰剂组差异为13.45%。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剂量依赖性趋势明显,且在基线SALT评分<50或疾病持续时间<2.5年的亚组中,3mg剂量组疗效更优。安全性方面,伊曲莫德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未报告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病例。
克罗恩病:黏膜愈合潜力待释放
在克罗恩病(CD)的II期研究中,伊曲莫德同样展现出黏膜愈合潜力。研究纳入120例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随机接受2mg伊曲莫德或安慰剂治疗12周。结果显示,伊曲莫德组第12周临床缓解率(CDAI评分<150)达3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8%(p=0.03);内镜缓解率(SES-CD评分下降≥50%)为28%,较安慰剂组的12%提升16个百分点(p=0.04)。黏膜愈合率(SES-CD评分≤2)达22%,而安慰剂组仅8%(p=0.02)。安全性数据与UC研究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特应性皮炎:炎症控制与瘙痒缓解双获益
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II期研究(NCT04794444)中,伊曲莫德治疗16周后,患者EASI评分(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较基线下降52%,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8%(p=0.001);瘙痒NRS评分(数字评分量表)下降4.2分,较安慰剂组的2.1分提升2.1分(p=0.003)。此外,伊曲莫德组达到EASI-75(评分下降≥75%)的患者比例为38%,是安慰剂组的3倍(p=0.002)。安全性方面,头痛(12%)和ALT升高(8%)为最常见不良事件,多为1-2级,无严重感染或心律失常报告。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