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曲波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不同适应症下的用法用量及注意要点
艾曲波帕作为首个口服TPO-RA,通过激活内源性血小板生成通路,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用法用量:精准剂量与疗程管理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初始剂量:成人通常为50 mg/d,东方人或肝功能不全患者为25 mg/d,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剂量调整:每2周评估血小板计数,若未达目标值(≥50×10⁹/L),每次增加25 mg/d,最大剂量不超过75 mg/d。若血小板计数在200-400×10⁹/L之间,减少剂量25 mg/d;超过400×10⁹/L时暂停用药,直至降至150×10⁹/L以下再以低剂量恢复。
2. 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LDT)
初始剂量:75 mg/d,空腹服用。
剂量调整:根据血小板计数反应调整剂量,目标为侵入性操作当日血小板计数≥50×10⁹/L。
3. 特殊人群
肝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患者初始剂量减至12.5 mg/d,并根据血小板反应谨慎调整。
儿童患者:6岁以上儿童初始剂量25 mg/d,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50 mg/d。
老年人:65岁及以上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更频繁监测不良反应。
注意要点:风险防控与用药依从性
1. 肝毒性监测
艾曲波帕可能引起肝毒性,表现为血清转氨酶(AST/ALT)及胆红素升高。治疗前需测定基线肝功能,调整剂量期每2周1次,稳定后每月1次。若出现异常,需重复检测并每周监测直至恢复正常。
2. 血栓风险防控
血小板计数过高(>400×10⁹/L)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尤其是合并遗传性血栓倾向(如因子V Leiden突变)或获得性因素(如ATIII缺乏)的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过度升高。
3. 药物相互作用管理
艾曲波帕与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结合后吸收减少,需避免与抗酸药、乳制品或含矿物质补充剂同服,间隔至少2小时(餐前)或4小时(餐后)。此外,避免与强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必要时调整剂量。
4. 停药后出血风险
停用艾曲波帕后,血小板计数通常在2周内恢复至基线水平,增加出血风险。若需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需密切监测出血症状,并按指南重新启动ITP治疗。
艾曲波帕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