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拉德帕治疗PBC效果如何,副作用有哪些?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传统治疗以熊去氧胆酸(UDCA)为主,但约40%患者应答不佳。司拉德帕(Seladelpar)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激动剂,通过抑制胆汁酸合成及调节炎症反应,为PBC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ENHANCE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93例UDCA治疗≥12个月或不耐受的PBC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配至司拉德帕组(10 mg/d)或安慰剂组,治疗12个月。结果显示:
生化应答率:司拉德帕组达61.7%(79/12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20.0%(13/65,P<0.001),其中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正常化率达25.0%(vs 0%,P<0.001)。
瘙痒缓解:中重度瘙痒患者(基线NRS≥4)第6个月NRS评分较基线下降3.2分,优于安慰剂组的1.7分(P=0.005)。
长期获益:41%患者实现ALP持续正常化,降低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风险。
司拉德帕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25.0%)、头痛(18.8%)、恶心(15.6%),多为1-2级,未报告治疗相关死亡。需重点关注以下风险:
肝功能损害:治疗前需评估基线ALT、AST、TBIL,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若ALT>3×ULN或TBIL>2×ULN,需暂停用药并排查胆道阻塞。
骨折风险:PPARδ激活可能影响骨代谢,建议治疗前评估骨密度,治疗期间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药物相互作用:
CYP2C9/CYP3A4抑制剂(如氟康唑、利福平)可能增加司拉德帕暴露量,需调整剂量。
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需间隔≥4小时给药,避免影响吸收。
禁忌与特殊人群
禁忌症:失代偿性肝硬化(如腹水、静脉曲张出血)、完全胆道阻塞。
老年人(≥75岁):密切监测肝功能及不良反应。
妊娠/哺乳期:动物实验显示胚胎毒性,需严格避孕。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