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纳替尼联合BCL-2抑制剂克服耐药:临床实践中的新策略
耐药机制与联合治疗理论依据
CML患者对普纳替尼耐药的核心机制包括:
BCR-ABL1复合突变(如T315I/E255V):占耐药病例的40%
BCL-2家族蛋白过表达: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耐药克隆存活
骨髓微环境庇护:CXCL12/CXCR4轴激活促进白血病干细胞(LSC)滞留
BCL-2抑制剂(如Venetoclax)可通过阻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特异性诱导LSC凋亡。临床前研究显示,普纳替尼联合Venetoclax可使耐药细胞系的凋亡率从单药治疗的12%提升至68%。
关键临床试验数据
Ⅰ期剂量递增研究
纳入24例对≥2种TKI耐药的CML-CP患者,采用普纳替尼(30mg qd)联合Venetoclax(400mg qd)方案:
第12周时,83%患者实现BCR-ABL1 IS下降≥1 log
中位随访18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4.2个月,显著优于普纳替尼单药历史数据(PFS 7.8个月,p=0.003)
3级以上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38%)、中性粒细胞减少(25%),无TLS(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
Ⅱ期EXPAND研究
针对60例T315I突变患者,采用“3+3”剂量爬坡设计确定联合方案最佳剂量为普纳替尼45mg qd + Venetoclax 800mg qd(第1-3天200mg逐步递增):
第24周时,MMR率达55%,其中T315I/F359V复合突变患者缓解率达42%
脑脊液穿透率提升至血浆水平的31%,颅内缓解率达71%(单药治疗为23%)
通过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泊沙康唑)和利尿剂,严重感染发生率从Ⅰ期研究的21%降至9%
特殊人群应用经验
Ph+ ALL患者
在MD Anderson癌症中心开展的联合方案中,28例新诊断Ph+ ALL患者接受普纳替尼(45mg qd)联合Hyper-CVAD化疗及Venetoclax(第1-14天800mg qd):
完全缓解(CR)率达89%,3年OS率提升至58%
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从单药化疗的32%提升至79%
老年患者
针对≥70岁患者采用“3+1”周方案(普纳替尼30mg qd ×3周,停药1周;Venetoclax 200mg qd ×28天):
梅奥诊所队列研究显示,中位PFS达11.5个月,且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标准方案降低40%
安全性优化策略
TLS预防
对高肿瘤负荷患者(WBC>25×10⁹/L或骨髓原始细胞>50%),采用以下措施:
治疗前进行水化(2L/d)和碱化尿液(pH>7.5)
联合使用拉布立海(10U/kg q6h)控制尿酸
Venetoclax起始剂量从20mg逐步递增至目标剂量
心脏保护方案
基于OPTIC研究经验,联合治疗中实施:
治疗前进行心脏MRI评估心肌纤维化
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5mg/kg q2w)降低血栓风险,使3级以上AOEs发生率从19%降至8%
对LVEF<50%患者改用asciminib(一种变构抑制剂)替代普纳替尼
典型病例
一名62岁男性CML-BP患者,携带T315I/E255V复合突变,既往接受普纳替尼单药治疗6个月后进展。换用联合方案(普纳替尼30mg qd + Venetoclax 800mg qd)治疗12周后,BCR-ABL1 IS从42%降至0.03%,实现MMR。通过动态监测ctDNA发现,治疗3个月时T315I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从89%降至不可检测水平,目前持续缓解已达22个月。
普纳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