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普司他vs.ESA:哪种治疗肾性贫血更安全有效?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9-02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传统治疗依赖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如阿法达贝泊汀,但需注射给药且存在心血管风险。近年来,口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达普司他(Daprodustat)凭借其独特机制和临床数据,成为ESA的潜在替代方案。

  疗效对比:

  ESA通过外源性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红细胞生成,但可能因剂量过高导致高血压或血栓风险增加。达普司他则通过抑制脯氨酰羟化酶结构域,稳定缺氧诱导因子(HIF),诱导内源性EPO生成,同时调节铁代谢相关基因(如降低铁调素水平),增加肠道铁吸收和巨噬细胞铁释放,解决CKD患者常见的“功能性缺铁”问题。

达普罗司他.jpg

  关键临床证据:

  ASCEND-ID研究:针对起始透析患者,达普司他组与ESA组(阿法达贝泊汀)治疗52周后,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0.5 g/dL和10.6 g/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差异-0.10 g/dL,95% CI -0.34~0.14),证实达普司他非劣效于ESA。

  ASCEND-D试验:在透析患者中,达普司他组血红蛋白增幅(0.28±0.02 g/dL)显著优于ESA组(0.10±0.02 g/dL),且达标率更高。

  输血需求降低:多项研究显示,达普司他治疗组输血风险较ESA组降低30%~40%,尤其适用于ESA低反应或输血禁忌患者。

  安全性对比:达普司他心血管风险可控,副作用更轻

  ESA的长期使用与高血压、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而达普司他通过模拟生理性低氧环境,减少EPO过度分泌,心血管安全性更优。

  关键数据:

  ASCEND系列研究:中位随访2.5年显示,达普司他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与ESA相当(透析组:25.2% vs 26.7%;非透析组:19.5% vs 19.2%)。

  副作用管理:达普司他常见副作用为轻度胃肠道反应(14%)和高血压(11%),严重不良事件率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而ESA可能引发注射部位疼痛、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用药便捷性:达普司他口服优势显著

  ESA需皮下或静脉注射,患者需频繁往返医院,依从性较差;达普司他作为口服药物,可居家自行服用,尤其适合行动不便或居住偏远的患者。此外,达普司他剂量可根据血红蛋白水平灵活调整,治疗个性化程度更高。

  达普司他在疗效、安全性和用药便捷性上均不劣于ESA,且更符合人体生理需求,为肾性贫血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结尾图片.jpg

  达普司他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