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血栓风险再警示:副作用管理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9-16

  来那度胺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核心治疗药物,其血栓风险需引起临床高度关注。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来那度胺的严重副作用之一,尤其在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时发生率显著升高。

  风险警示信号:

  患者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或体温升高(深静脉血栓症状),或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栓塞症状),需立即就医。

来那度胺(1).png

  管理策略:

  预防性抗凝:高风险患者(如既往有血栓史、肥胖、长期卧床)应在治疗初期启动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预防。

  剂量调整:若发生3级以上血栓事件,需暂停来那度胺并评估是否继续治疗;若需重启,剂量应减半并加强监测。

  多学科协作:血栓事件需由血管外科、呼吸科和血液科共同制定方案,避免溶栓治疗导致出血风险。

  此外,来那度胺的其他常见副作用(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需通过定期血常规监测和对症支持治疗管理,例如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提升白细胞,或止泻药控制腹泻。

结尾图片.jpg

  据悉,来那度胺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