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哚妥林(Midostaurin)是什么药?时间:2023-10-26 米哚妥林(Midostaurin)是一种抗肿瘤药。2017年4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米哚妥林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测试检测为FLT3突变阳性(FLT3+)的新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成年患者,联合标准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诱导和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它能有效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FDA还批准米哚妥林用于治疗成人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伴有血液肿瘤的SM或肥大细胞白血病。 米哚妥林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CGP62221和CGP52421抑制蛋白激酶Cα(PKCα)、VEGFR2、KIT、PDGFR和WT和/或突变FLT3酪氨酸激酶的活性。FLT3受体信号级联的抑制诱导表达靶受体的靶白血病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凋亡,以及其对多种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4。根据初步的体外研究,米哚妥林还与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 1A1和多药耐药蛋白(MRP)-2相互作用。 米哚妥林(CGP41251PKC412)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 其临床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首先,根据对蛋白激酶C (PKC)的活性,在临床试验中评估了它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黑色素瘤的单一疗法,以及作为单一药物或与实体瘤化疗联合使用,而没有根据肿瘤基因型进行预选。这些研究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数据。其次,在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生成抑制的支持下,在糖尿病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对其进行了评估。 1期和2期的疗效不足以保证进一步的临床开发。在确定了其他靶点后,第3阶段集中于抑制AML中的FLT3和晚期SM中的KI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米哚妥林及其活性代谢物靶向FLT3和KIT的突变形式以及与白血病发生有关的其他蛋白激酶。 米哚妥林由Giorgio Caravatti于1986年首次合成。 对其作为PKC抑制剂潜力的研究表明,它通过干扰细胞周期活性来抑制细胞增殖。它还抑制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的实体瘤生长。此外,米哚妥林在一系列实体瘤系中表现出抗增殖活性,包括肺、结肠、乳腺、黑色素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米哚妥林是一种高度难溶性药物,其临床开发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确定一种能够快速吸收和高生物利用度的微乳制剂。 口服后,米哚妥林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 3A4途径代谢,产生3种主要活性代谢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清楚的是,像米哚妥林一样,这些代谢物不仅靶向PKC,还靶向许多其他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激酶。 米哚妥林原研药有土耳其版、欧版以及印度版,价格在一万多元到十万多元不等。同时在印度的BDR制药有获批上市的米哚妥林仿制药,其药物成分与原研药基本一致,价格在七千元左右。目前该药在国内尚未上市,因此也没有纳入医保。患者只能借助正规的海外渠道购买本品。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医药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请咨询医生评估,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站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