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GFR-TKIs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时间:2024-07-0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效果显著。但获得性耐药问题限制了EGFR-TKIs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本研究旨在评估立体定向全身放疗(SBRT)联合EGFR-TKI对此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纳入经组织学确诊为EGFR敏感突变(19DEL或21L858R)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在IV期确诊。患者在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并获得病情稳定或部分缓解后三个月入组。符合条件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SBRT联合EGFR-TKI治疗组或单独EGFR-TKI治疗组。联合组中,针对不同肿瘤部位,进行30-50Gy剂量范围内的五次照射。考虑到SBRT治疗周期短,放疗期间患者继续服用TKIs。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指标为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共有62名患者入组并随机分组,其中31名患者接受SBRT联合EGFR-TKI治疗,另31名仅接受EGFR-TKI治疗。有一名被分配到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拒绝接受SBRT,因此最终有61名患者纳入改良意向治疗(mITT)分析。 中位随访时间为29.4个月(IQR 6.9-38.9)。结果显示,EGFR-TKI单独治疗组与SBRT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9.0个月和17.6个月(风险比[HR]=0.52,95%置信区间[95%CI],0.31-0.89,P=0.016)。同时,中位OS分别为23.2个月和33.6个月(HR[95%CI],0.53[0.30-0.95];P=0.026)。两组均未出现3级或以上毒性反应,EGFR-TKI+SBRT组的2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而EGFR-TKI组为45.2%。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SBRT可显著延缓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发生,并延长患者的PFS和OS。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仅对原发灶进行放射治疗是否优于转移部位的治疗。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