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联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疗法的五年效果评估时间:2024-07-04 在针对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伊布替尼联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简称iFCR方案),随后进行为期2年的伊布替尼维持治疗(IM),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病(MRD)达到不可检测水平(<10-4,即uMRD4)的比例。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对85名患者进行中位时间为63个月的随访后,我们发现,尽管其中有5名(6%)患者存在17p缺失或TP53突变,但仍有高达91%的患者完成了iFCR方案及后续的2年IM治疗。五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分别达到94%(95%置信区间[CI],89%-100%)和99%(95% CI,96%-100%)。在长期随访期间,未再发生新的死亡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状态或IM治疗的持续时间并未对PFS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患者外周血(PB)中uMRD4的高比例得到了持续维持(iFCR治疗结束时为72%,2年IM结束时为66%,治疗开始后4.5年时为44%)。在13名出现MRD转化的患者中,尽管没有发生临床进展,但其中大多数(77%)在停止伊布替尼治疗后出现转化。 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患者携带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突变,仅有一名患者检测出PLCG2突变。按照治疗方案,其中六名患者接受了伊布替尼的再治疗,中位再治疗时间为34个月。此外,心房颤动的累积发生率为8%,而第二恶性肿瘤或非恶性血液病的发生率为13%,其中主要为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综上所述,iFCR联合2年IM治疗方案在不同遗传背景的CLL患者中均实现了持久的深度缓解。重新出现的克隆并未携带BTK突变,且在重新治疗后仍对伊布替尼保持敏感性。 伊布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