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进展后瑞派替尼Ripretinib患者体内剂量递增: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时间:2024-07-23 瑞派替尼Ripretinib,作为一种开关控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激酶信号传导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在针对一系列剂量的I期研究中,瑞派替尼Ripretinib对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展现出了初步的疗效。随后,在III期INVICTUS研究中,这些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瑞派替尼Ripretinib 150mg每日一次(QD)的给药方案也因此被批准作为≥四线治疗。近期,一项研究报告了接受二线、三线和后续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患者内剂量递增(IPDE)的I期研究结果。 对于接受瑞派替尼Ripretinib 150mg QD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PD)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可以考虑将剂量逐步增加至150mg,每天两次(BID)。无进展生存期(PFS)有两个评估点:PFS1是从首次给予瑞派替尼Ripretinib 150mg QD至PD的日期(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1.1计算);PFS2则是从IPDE(150mg BID)之日到PD或死亡的时间。我们按给药周期总结了治疗引起的不良事件(TEAE),并进行了描述性比较。 在142名接受瑞派替尼Ripretinib 150mg QD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67名患者接受了IPDE。IPDE为所有疗法线数提供了益处:接受二线、三线和≥四线治疗的患者的中位PFS2分别为5.6、3.3和4.6个月。特别地,在37名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患者中,有13名患者在IPDE后出现了部分代谢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剂量下报告的TEAE相似。 综上所述,疾病进展后的瑞派替尼Ripretinib IPDE策略在第二、三线和后续治疗中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提供了持续的临床获益,并且其安全性与QD方案观察到的相似。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