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派替尼Ripretinib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时间:2024-07-23 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面临的一大临床挑战是对已批准的KI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抑制剂产生耐药性。为了评估瑞派替尼(一种对广谱KIT和PDGFRA突变具有活性的开关控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 研究招募了符合特定条件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至少在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格非尼治疗后病情进展,或者对这些治疗方法不耐受,并且体能状态符合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0-2级。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2:1)接受口服瑞派替尼150mg每日一次(瑞派替尼组)或安慰剂每日一次(安慰剂组)。随机化过程通过交互式响应系统进行,使用随机排列的6块大小,并根据先前治疗的数量和ECOG表现状态进行分层。患者、研究人员以及申办者研究团队对患者的治疗分配均保持盲态,直至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显示患者疾病进展。 在154名接受评估的患者中,129名被随机分配接受瑞派替尼(n=85)或安慰剂(n=44)治疗。瑞派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IQR 3.2-8.2),而安慰剂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1-2.7)。在双盲期,瑞派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3个月(95% CI 4.6-6.9),显著长于安慰剂组的1.0个月(0.9-1.7)(风险比率0.15,95% CI 0.09-0.25;p<0.0001)。 在安全性方面,瑞派替尼组(n=85)中最常见(>2%)的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脂肪酶增加(4例[5%])、高血压(3例[4%])、疲劳(2例[2%])和低磷酸盐血症(2例[2%])。相比之下,安慰剂组(n=43)中最常见(>2%)的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贫血(3例[7%])、疲劳(1例[2%])、腹泻(1例[2%])、食欲下降(1例[2%])、脱水(1例[2%])、高钾血症(1例[2%])、急性肾损伤(1例[2%])和肺水肿(1例[2%])。 此外,接受瑞派替尼治疗的85名患者中有8名(9%)报告了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而接受安慰剂的43名患者中有3名(7%)报告了此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安慰剂组有1名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死亡(脓毒性休克和肺水肿),而瑞派替尼组也有1名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死亡(死因未知;患者在睡眠期间死亡)。 综上所述,与安慰剂相比,瑞派替尼显著改善了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并且在对已批准治疗有耐药性的患者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