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膀胱癌 >>Balversa厄达替尼 >> 厄达替尼在经卡介苗治疗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仿制药上市了吗
详细内容

厄达替尼在经卡介苗治疗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仿制药上市了吗

时间:2024-09-25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在BCG治疗后常面临复发风险,且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FGFR3/2基因突变在此类患者中普遍存在,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机会。本研究旨在评估口服厄达替尼与膀胱内化疗相比,在这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headkonmed (13).jpg

  方法

  入组标准:

  经过BCG治疗的复发高危NMIBC患者

  拒绝或无法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

  年龄≥18岁

  存在FGFR3/2基因突变

  ECOG体能状态评分0-1分

  足够的器官功能

  研究设计:

  原计划入组240例患者,实际入组73例

  中位随访13.4个月

  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厄达替尼组和化疗组

  厄达替尼剂量为6mg/d,化疗为MMC或吉西他滨

  主要终点为无复发生存期(RFS)

  研究结果

  疗效:

  厄达替尼组的中位RFS尚未达到,化疗组为11.6个月

  厄达替尼组的RFS明显优于化疗组(HR=0.28, 95% CI 0.1-0.6, P=0.0008)

  厄达替尼组6个月和12个月的RFS也优于化疗组

  亚组分析显示厄达替尼的RFS获益在BCG经验性治疗和BCG无反应患者,以及Ta期和T1期患者中一致

  安全性:

  厄达替尼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9个月,化疗组为6.4个月

  厄达替尼组和化疗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3%

  厄达替尼组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口腔炎(10%)、指甲病(4%)和舌炎(4%)

  化疗组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4%)

  厄达替尼组和化疗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和13%

  厄达替尼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的比例为29%,化疗组为0%

  厄达替尼组最常见的眼部不良事件为中央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9%),6例患者因此停药

  两组均未报告治疗相关死亡

  厄达替尼在经BCG治疗的高危NMIBC患者中,相较于化疗能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期。

老挝卢修斯厄达替尼 (1)(1).jpg

  厄达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