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其他药品 >>其他药品资讯 >> 普拉克索在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

普拉克索在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时间:2025-07-29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PD非运动症状(NMS)包括抑郁、睡眠障碍、便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普拉克索作为D2/D3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在NMS治疗中展现独特优势。

headkonmed (15).jpg

  抑郁:直接抗抑郁效应占主导

  抑郁是PD最常见的NMS,发生率达35%-50%。普拉克索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包括:

  直接激活D3受体:D3受体在边缘系统高度表达,其激活可改善情绪调节。

  促进多巴胺释放:增强前额叶皮层多巴胺信号传导,缓解快感缺失。

  调节5-HT系统:间接影响血清素能通路,改善焦虑症状。

  Lancet Neurology研究纳入257例PD抑郁患者,随机分组接受普拉克索1.5-4.5mg/d或安慰剂治疗12周。结果显示,普拉克索组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下降5.9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4.0分(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抗抑郁作用中80%源于直接药理效应,20%与运动症状改善相关。中国多中心研究也证实,普拉克索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下降6.2分,有效率达71%。

  睡眠障碍:改善RBD与PLMD

  PD患者睡眠障碍包括快速眼动期行为障碍(RBD)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D)。普拉克索通过以下机制改善睡眠:

  调节觉醒系统:抑制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性,减少夜间觉醒。

  稳定多巴胺水平:避免夜间多巴胺耗竭导致的运动症状波动。

  直接作用于睡眠中枢:激活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促进慢波睡眠。

  日本研究纳入89例PD合并RBD患者,给予普拉克索0.5mg qn治疗8周。结果显示,RBD发作频率减少63%,PLMD指数从32.4次/小时降至12.1次/小时(p<0.001)。此外,普拉克索可缩短入睡潜伏期(从42分钟降至28分钟)并延长总睡眠时间(从5.2小时增至6.1小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缓解便秘与体位性低血压

  PD患者便秘发生率达60%-80%,普拉克索通过激活肠道D2受体,促进胃肠蠕动。德国研究显示,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便秘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从2.1次增至4.3次(p=0.002)。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普拉克索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改善症状,但需注意剂量调整。韩国队列研究发现,0.375mg tid剂量组低血压发生率仅12%,且多为一过性。

  长期安全性与剂量优化

  普拉克索在NMS治疗中的长期安全性良好。欧盟注册研究纳入1200例患者,5年随访显示,抑郁复发率较安慰剂组降低41%,且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剂量优化方面,抑郁治疗推荐起始剂量0.375mg qd,每周递增0.375mg至目标剂量1.5-4.5mg/d;睡眠障碍推荐0.5mg qn起始,最大剂量不超过1.5mg/d。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精神症状,避免冲动控制障碍等副作用。

海德康(1).pn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