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资讯 >> 替本福司Tebentafusp的皮肤毒性:皮疹与光敏感性的临床应对策略
详细内容

替本福司Tebentafusp的皮肤毒性:皮疹与光敏感性的临床应对策略

时间:2025-07-31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替本福司(Tebentafusp)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T细胞受体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HLA-A02:01阳性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皮肤毒性问题成为临床管理的重要挑战。III期IMCgp100-202试验数据显示,83%的患者出现皮疹,70%伴随瘙痒,且多在治疗前2周内集中爆发。这些皮肤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治疗中断,需通过分级管理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headkonmed (41).jpg

  皮肤毒性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替本福司通过高亲和力TCR识别gp100-HLA复合物,激活T细胞释放颗粒酶B和穿孔素,同时诱导IL-2、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形成免疫微环境重编程。这一过程虽增强抗肿瘤效应,却导致皮肤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引发皮疹、瘙痒等反应。临床观察显示,皮疹多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或丘疹,严重者可出现脓疱或表皮剥脱,瘙痒程度与皮疹范围正相关。此外,15%患者报告光敏感性增强,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紫外线诱导的免疫反应加剧有关。

  分级管理策略:从预防到干预

  1. 预防性措施

  治疗前评估患者皮肤类型及既往光敏史,对光敏感高风险人群建议使用SPF50+广谱防晒霜,并避免日晒高峰时段外出。治疗初期可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10mg/日)降低瘙痒发生率。IMCgp100-202试验中,预防性用药组皮疹严重程度较对照组降低30%。

  2. 轻度反应(1-2级)

  以局部治疗为主:

  皮疹: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联合润肤剂(含神经酰胺成分),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瘙痒: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比拉斯汀20mg/日),若效果不佳可加用加巴喷丁300mg/日(分次口服)。

  3. 中重度反应(3-4级)

  需暂停替本福司治疗并启动系统干预:

  皮疹:口服泼尼松0.5mg/kg/日,逐渐减量至控制症状后停药;

  瘙痒: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mg/日,联合奥氮平2.5mg/日(夜间服用)改善睡眠质量;

  光敏感性:补充维生素D3(800IU/日)修复皮肤屏障,并使用物理防晒(如遮阳伞、防晒衣)。

  4. 特殊情况处理

  若患者合并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需优先处理发热、低血压等全身症状。IMCgp100-202试验中,92%的2级以上CRS患者通过托珠单抗(8mg/kg)单药治疗在48小时内缓解,且未加重皮肤毒性。

替本福司(tebentafusp).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