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风湿免疫及皮肤病 >>芦可替尼乳膏 >> 芦可替尼治疗不同血小板计数患者的剂量调整方案
详细内容

芦可替尼治疗不同血小板计数患者的剂量调整方案

时间:2025-08-05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芦可替尼作为JAK1/JAK2抑制剂,在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剂量调整需严格遵循血小板计数等血液学指标,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360截图20240201131614451.jpg

  一、血小板计数与芦可替尼初始剂量的关联性

  芦可替尼的初始剂量需根据患者基线血小板计数分层制定。对于血小板计数在100×10⁹/L至200×10⁹/L之间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15mg;若血小板计数>200×10⁹/L,则起始剂量可增至每日两次,每次20mg。这一分层策略源于芦可替尼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其血药浓度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高血小板计数患者需更高剂量以抑制JAK-STAT通路过度激活,而低血小板计数患者则需降低剂量以避免骨髓抑制加重。

  二、血小板计数下降时的剂量调整原则

  治疗过程中若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需按以下规则调整剂量:

  血小板计数<50×10⁹/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⁹/L:立即中断治疗,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至≥50×10⁹/L且ANC≥0.75×10⁹/L。

  重新给药剂量:若因ANC<0.5×10⁹/L中断治疗,恢复后需从比中断前一周最大剂量低5mg/次(每日两次)的剂量重新给药,或直接降至5mg/次(每日一次)。

  剂量递增条件:对于起始血小板计数≥100×10⁹/L且疗效不足的患者,若血小板和ANC均未低于安全阈值,可每2周递增5mg/次(每日两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5mg/次(每日两次)。但治疗前4周内禁止增量,以降低骨髓抑制风险。

  三、特殊人群的剂量调整策略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需密切监测安全性和疗效后调整剂量。对于接受腹膜透析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的患者,目前尚缺乏明确给药方案,但建议将起始剂量减少约50%,并分两次每日给药。

  肝功能不全患者:严重骨髓纤维化伴肝硬化的患者应慎用芦可替尼,需根据Child-Pugh分级调整剂量。Child-Pugh B级患者剂量减半,Child-Pugh C级患者禁用。

  多项研究验证了芦可替尼剂量调整方案的有效性。

芦可替尼乳膏孟加拉.png

  据悉,芦可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1.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