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达替尼副作用:腹泻、高磷血症这样应对时间:2025-09-02 厄达替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FGFR突变尿路上皮癌的靶向药物,其疗效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然而,其副作用管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其中腹泻与高磷血症是最需关注的两大挑战。 腹泻的分级管理策略 厄达替尼治疗中腹泻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药物对肠道黏膜的直接刺激或肠道菌群紊乱相关。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腹泻可分为三级处理: 1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加2-3次,大便稍稀):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缓解症状,如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白粥、小米粥),避免辛辣、油腻及乳制品,同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若症状持续2-3天未缓解,需联系医生评估是否需药物干预。 2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加4-6次,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需暂停厄达替尼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哌丁胺(易蒙停)止泻,首剂4mg,之后每次2mg(每日不超过8mg)。同时加强补液,口服ORS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若进食困难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补充能量。若腹泻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口渴、口干、眼窝凹陷等脱水征象,需立即就医。 3-4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7次,伴血便、发热或电解质紊乱):需紧急停用厄达替尼并住院治疗,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及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奥曲肽抑制肠道分泌或抗生素控制感染。 高磷血症的动态监测与剂量调整 厄达替尼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干扰磷代谢,导致血磷水平升高。高磷血症发生率达78.5%,其中3-4级高磷血症占5.2%,可能引发肾钙化、血管钙化等严重并发症。其管理需结合血磷监测与剂量调整: 监测频率:治疗前检测基线血磷水平,初始剂量治疗后第14-21天评估,若血磷<5.5mg/dL且无2级以上不良反应,可增至9mg/日;治疗期间每2周监测血磷,直至稳定后改为每月监测。 剂量调整:若血磷>7.0mg/dL,需暂停厄达替尼直至血磷降至<5.5mg>7.0mg/dL或出现肾毒性,需永久停药。 生活方式干预:患者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乳制品、坚果、加工肉类),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磷排泄,同时避免使用含磷添加剂的食品。 厄达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