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风湿免疫及皮肤病 >>药品列表 >> 氘可来昔替尼安全性如何?3年长期随访数据
详细内容

氘可来昔替尼安全性如何?3年长期随访数据

时间:2025-09-02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系统性免疫介导疾病,需长期治疗以维持病情控制。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全球首个口服选择性TYK2变构抑制剂,其长期安全性是临床应用的关键考量。POETYK PSO长期扩展试验(LTE)通过3年随访数据,系统评估了氘可来昔替尼的持续安全性特征。

  POETYK PSO LTE试验为多中心、开放标签扩展研究,纳入POETYK PSO-1和POETYK PSO-2试验中完成52周治疗且愿意继续接受氘可来昔替尼6 mg QD治疗的患者。安全性分析共纳入1519例患者,累计暴露时间达3294患者年(PY),其中513例患者从基线持续接受氘可来昔替尼治疗并转入LTE试验。

氘可来昔替尼(1).jpg

  长期安全性核心结果

  不良事件(AE)总体特征:

  氘可来昔替尼治疗3年间,AE发生率与前期研究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

  每100患者年(PY)的累计暴露调整发生率(EAIR)显示,AE(144.8/100PY)和严重AE(5.5/100PY)发生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提示安全性风险未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关键安全性事件分析:

  感染:

  总体感染发生率为38.2/100PY,以上呼吸道感染(18.5/100PY)和鼻窦炎(7.2/100PY)为主,严重感染发生率仅1.2/100PY;

  未观察到机会性感染(如结核、真菌)或疱疹病毒再激活病例,与生物制剂相比风险更低。

  心血管事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0.3/100PY,包括心肌梗死(0.1/100PY)和脑卒中(0.2/100PY),与普通人群基线风险相当;

  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仅0.1/100PY,显著低于传统JAK抑制剂(历史数据约1-3/100PY)。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总体发生率为0.9/100PY,以非黑色素皮肤癌(0.5/100PY)和前列腺癌(0.2/100PY)为主,未观察到淋巴瘤或其他内脏肿瘤病例;

  与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恶性肿瘤风险(约1-2/100PY)无显著差异。

  实验室异常:

  血小板减少(≥3级)发生率为1.8/100PY,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发生率为2.1/100PY,均无需药物中断或剂量调整;

  肝酶升高(ALT/AST≥3倍上限)发生率为3.2/100PY,多为一过性且无临床症状。

  安全性优势机制解析

  氘可来昔替尼的长期安全性优势源于其独特的变构抑制机制:

  靶点高度选择性:通过与TYK2假激酶结构域结合,改变其构象并阻止ATP结合,对JAK1/2/3的抑制活性低于TYK2的1/1000,避免了传统JAK抑制剂因“脱靶效应”导致的高血压、感染和血脂异常风险;

  信号通路精准阻断:仅抑制IL-23/Th17轴下游信号,不影响其他免疫通路(如IL-6/STAT3),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全局抑制;

  代谢稳定性:氘代技术延长药物半衰期至20小时,支持每日一次给药,避免血药浓度波动引发的副作用。

结尾图片.jpg

  氘可来昔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