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溃疡性结肠炎新选择:米利珠单抗相较于其他生物制剂的疗效维持优势时间:2025-10-16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传统治疗常面临疗效波动、长期维持困难等问题。近年来,以米利珠单抗为代表的新型生物制剂通过精准靶向炎症通路,为患者提供了更持久的疗效维持方案。相较于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和整合素拮抗剂等传统生物制剂,米利珠单抗在疗效持久性、黏膜愈合率和症状控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精准靶向IL-23,阻断炎症级联反应 米利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靶向IL-23 p19亚基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阻断IL-23与受体的结合,从源头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IL-22)的释放。这种机制区别于抗TNF-α药物(如英夫利西单抗)的广谱免疫抑制,以及整合素拮抗剂(如维得利珠单抗)仅阻断淋巴细胞迁移的作用路径。临床观察显示,米利珠单抗治疗12周后,超过60%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且这一比例在52周维持期稳定在70%以上,显著优于部分传统生物制剂因抗体产生导致的疗效衰减。 黏膜愈合与症状缓解的双重突破 传统生物制剂常以“临床缓解”为终点,而米利珠单抗更注重黏膜愈合与患者报告结局(PROs)的改善。研究证实,米利珠单抗治疗52周后,内镜下黏膜愈合率较基线提升45%,且肠道急迫感(Bowel Urgency)评分降低3分以上的患者比例达78%。这种对核心症状的精准干预,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社交功能恢复率较传统治疗提高30%。 长期安全性优势支撑持续用药 米利珠单抗的感染风险显著低于抗TNF-α药物。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其严重感染发生率仅为4.3%,且未发现结核再激活或机会性感染病例。此外,米利珠单抗不增加恶性肿瘤风险,肝功能异常多为轻中度且可逆,这使得患者能够长期安全用药,避免因副作用中断治疗导致的疾病复发。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优化空间 米利珠单抗的疗效维持与基线疾病严重度无关,即使对传统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效。其灵活的剂量调整方案(如每4周或每8周给药)可根据患者炎症负荷动态优化,进一步提升了长期管理的精准性。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