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肺癌 >>Tabrecta卡马替尼 >> 卡马替尼耐药后怎么办?MET抑制剂耐药机制深度解析
详细内容

卡马替尼耐药后怎么办?MET抑制剂耐药机制深度解析

时间:2025-11-05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耐药后的治疗选择:从机制到方案

  当MET抑制剂卡马替尼出现耐药时,患者需通过动态监测明确耐药机制,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临床中,耐药分为MET依赖型与非MET依赖型两类,针对不同机制需采取不同策略。

  MET依赖型耐药通常由MET基因二次突变或扩增引发。例如,MET激酶域突变(如D1228N/H、Y1230C/H)会改变药物结合位点构象,导致卡马替尼失效。此时,可换用II型MET抑制剂福瑞替尼,其体外实验显示对D1228X/Y1230X突变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卡马替尼。

卡马替尼.jpg

  非MET依赖型耐药则涉及旁路激活或表型转化。例如,EGFR/HER2扩增或KRAS突变会绕过MET信号通路驱动肿瘤生长,此时需联合EGFR抑制剂或针对新靶点的药物。若肿瘤转化为小细胞肺癌,需调整化疗方案。

  耐药机制:从基因突变到表型转化

  卡马替尼耐药的核心机制包括原发性耐药与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多由肿瘤异质性导致,例如METex14突变与EGFR/KRAS共存,或MET扩增水平不足(GCN<5),这类患者对卡马替尼初始响应率较低。继发性耐药则更复杂,约1/3患者因MET激酶域突变(如D1228N)或扩增导致药物失效,其余患者则因旁路激活(如EGFR扩增)或表型转化(如小细胞肺癌转化)产生耐药。

  临床中,液体活检通过ctDNA监测MET二次突变及旁路基因变异,可早期识别耐药进展。例如,MET D1228N突变会导致卡马替尼血药浓度不足,而MET-PET示踪剂可量化肿瘤代谢活性,辅助判断耐药时机。多学科讨论(MDT)对寡进展患者尤为重要,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系统治疗可延长生存获益。

结尾图片1.jpg

  卡马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