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希替尼Osimertinib:对抗EGFR 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利器时间:2025-11-1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驱动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尽管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约50%的患者在治疗1-2年后会出现T790M突变,导致药物失效。这一耐药难题曾让患者陷入治疗困境,而奥希替尼(Osimertinib)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开辟了全新治疗路径。
精准打击耐药突变,突破治疗瓶颈 T790M突变位于EGFR基因第20号外显子,通过增强ATP结合亲和力,削弱传统TKI的抑制效果。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通过不可逆结合T790M突变位点,精准阻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同时对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和L858R等敏感突变保持活性。其设计优势在于对突变型EGFR的选择性是野生型的200倍,显著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治疗相关毒性。 强效穿透血脑屏障,控制脑转移病灶 肺癌脑转移是患者预后恶化的重要原因,传统药物因难以穿透血脑屏障而疗效有限。奥希替尼的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的15%-20%,在临床试验中,对合并脑转移的患者,其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70%,显著优于化疗组的31%。一位45岁女性患者的案例极具代表性:她在使用第一代TKI两年后出现脑转移,改用奥希替尼3个月后,头部MRI显示转移灶缩小50%,且未出现新发脑部病变。 安全性与耐受性优化,提升治疗依从性 奥希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42%)、皮疹(41%)和皮肤干燥(31%),多为1-2级,通过调整饮食、局部用药即可控制。与第一代TKI相比,其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从3%降至1.4%,心肌损伤风险也显著降低。
奥希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