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常用药物有哪些?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大多患者年龄>40岁。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1)一般情况下,无症状MM患者,无需治疗;症状性骨髓瘤才开始治疗。
(2)对高危的无症状MM患者80%可在2年内转化为MM,可早期治疗干预。
高危的无症状MM的定义为:
①骨髓中异常浆细胞≥60%;
②肌酐清除率<40ml/分;
③血清游离轻链比值≥100;
④骨骼影像学检查出现以下活动性病变证据:核磁共振(MRI)≥1个以上骨损害;PET-CT阳性;全身低剂量CT发现>5m的骨损害。
一般治疗
(1)血红蛋白低于60g/L 输注红细胞或必要时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高钙血症等渗盐水水化,强的松,降钙素,双膦酸盐药物,原发病治疗。
(3)高尿酸血症水化,别嘌呤醇口服。
(4)高黏滞血症 原发病治疗,必要时临时性血浆交换。
(5)肾功能衰竭 原发病治疗,必要时血液透析。
(6)感染 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反复感染的患者,定期预防性丙种球蛋白注射有效。
化疗等方案
常用药物包括:
①靶向药物 目前主要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2种;
②传统药物包括马法兰、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等;
③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
常用的化疗方案组合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传统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或传统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属于传统化疗方案)。
已证明,含有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新药的方案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化疗方案。故MM患者应尽量采用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新药的方案治疗。
(1)适合做自体移植的患者 采用不含马法兰的联合方案,避免其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
(2)不适合做自体移植的患者 如年龄大于65岁老年患者,传统药物可选用含马法兰的联合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
所有有条件的患者均推荐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年轻高危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放疗
用于局限性骨髓瘤、局部骨痛及有脊髓压迫症状者。
联合方案总结
近年来,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新药的出现, MM 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以下整理了多发性骨髓瘤高效联合治疗方案,更有效的提高和延长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
1.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或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2.卡非佐米(或伊沙佐米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3.硼替佐米(或卡非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4.埃罗妥珠单抗(或达雷木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5.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6.帕比司他+硼替佐米+地塞米松7.埃罗妥珠单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8.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9.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10.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
11.地塞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杆泊苷+硼替佐米
12.塞利尼索+地塞米松
对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分期、并发病、危险度来制定治疗方案。具体还是需要和自己的主治医生详细沟通,确定属于自己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切记:不要随便用药,不要随便相信代购的卖药推荐,和医生沟通确认!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具体处理办法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处理。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